熱敏膠片的出現不是偶然,經過時代的變遷,被這個時代所接受,所應用,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熱敏成像技術是如何發展的,是有什么原理呢?現在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:
1. 熱敏成像打印技術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發明的傳真機,在90年代初隨著熱敏膠片技術的成熟,才應用于醫學影像打印領域。
2. 熱敏成像技術是通過熱敏頭直接在膠片上產生“熱印”作用實現影像還原的。
3. 膠片對應區受熱后產生光學密度,不同的加 熱溫度會形成不同的光學密度,終構成可見影像。
4. 熱敏成像應用于醫療領域的技術主要有兩種,分別是直接熱敏成像和熱升華成像技術。
5. 直接熱敏成像技術使用由嵌有線陣熱敏電阻的熱敏頭加熱膠片,產生密度差別形成影像的方法。其成像介質是干式膠片。
6. 染色升華熱敏成像利用熱感技術使染料從氣態到固態、固態到氣態互相轉化的過程以“壓印” 的方式實現圖像打印,其成像介質為相紙或膠片,介質內沒有成像乳劑,其顏色來源是打印色帶。
7. 色帶加熱依靠熱敏打印頭完成,打印頭呈圓柱狀長鼓形狀,上面密布半導體加熱元件,每個加熱元件可單獨調整溫度,溫度值來自圖像像素灰度值。
8. 彩色打印分三次或四次完成,每旋轉一次,僅“壓印”一個顏色。
9. 干式熱敏打印技術成為醫學圖像打印史上又一次質的飛躍。
10. 染色升華熱敏成像打印使用的介質分為相紙和膠片,其材料特點與噴墨打印介質相同。
11. 接熱敏成像打印使用的介質為干式熱敏膠片,其結構與干式激光膠片相似,也是單面藥膜。
從上向下分為5層:
①保護層,含有微細的無機原料及潤滑劑,有利于熱敏頭和膠片的潤滑 性,以提高圖像質量。
②感熱層,內含銀鹽或微囊。
③支持層,為0.175mm厚的聚酯片基。
④吸收層,起穩定作用。
⑤背層,涂有3?6um薄膜的無光劑,使觀片效果增加。
12. 干式熱敏膠片對保存環境要求較高,溫度在35℃、相對濕度60%保存約半年時間;而溫度在 30°C、相對濕度60%保存約五年,且不宜與酸、堿和有機溶劑接觸,一定要避免長時間的光照。
以上內容由熱敏膠片廠家為您提供,講解了一些相關技術層面的問題,希望對您有幫助!